|
經濟轉型電線電纜行業面臨七大難題一、行業增速的下滑 電線電纜作為一個強周期性行業,根據著名的電線電纜行業研究機構——上海電線電纜研究所的研究,電線電纜行業的增速曲線和GDP增速曲線相關性分析達到0.97、0.98,其增速曲線與國民經濟發展曲線有很高的相關性,甚至近乎重合。這也就意味著,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與經濟整體情況的發展休戚相關,可以說中國經濟增速的下滑,直接制約著整個電線電纜行業的發展,限制整個電線電纜行業的增速的提高。 二、企業經營成本的提高 中國經濟過去的發展對于環境不重視,現如今造成了很多后遺癥,霧霾成為如今的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噩夢。國家在過去幾年,多次下發有關節能減排,環保的政策,要求企業在注重發展的同時,考慮對環境、能源的消耗因素,使得企業在生產、發展的同時增加因生產產生廢料處理的額外經營成本,同時在材料的選取上,也使得企業必須使用綠色、環保型的低污染電纜材料,這也使得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增加。 三、加劇行業競爭 中國電線電纜市場廠商數目繁多,目前的統計是7800多家,而且廠商生產的產品有差別但差別很小,大多數產品集中在中低端;整個電線電纜行業市場的增長速度跟不上行業企業產能的增長速度,必然加劇整個電線電纜行業的內部競爭。普通線纜行業企業利潤銳減,電線電纜行業平均銷售凈利潤率大概不到5%,有不少廠家甚至不到3%,利潤率如此之低,讓許多電線電纜企業很難投入資金繼續搞研發。 四、加劇行業兼并重組 一方面國家經濟的轉型升級,鼓勵產能過剩的行業進行兼并重組,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編制組織的,于2011年發布的《電線電纜行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就要求:企業應做強做大、做精做專,產業集群提升發展水平,優化產業組織結構。通過收購、兼并、聯合等產業重組活動,爭取到“十二五”末期在行業內形成2-5家銷售額達300-500億元并且具有一定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;另一方面,行業的激烈競爭,利潤的減少,逼迫經營不善的企業退出線纜市場。 五、行業增長方向的改變 一方面是傳統的普通線纜市場競爭激烈,企業利潤的低下,普通線纜企業難以生存;另一方面是新興特種電纜市場的寬闊拓展空間與超高的利潤刺激。在這種主、客觀的兩種因素下,更多企業開始業務方向的轉變。如2013年,遠東電纜開展風電、核電與太陽能新能源用特種電纜項目,智能電網超高壓電纜項目,高強度節能環保型特種導線項目,海洋工程及船舶用特種電纜項目,快速鐵路用銅合金接觸線項目等。通光線纜開展年產2.5萬噸輸電線路用節能型導線項目,年產1萬皮長公里OPGW擴建項目,用于年產2.5萬噸節能鋁合金導線項目;中利科技開展阻燃、耐火軟電纜東北生產基地建設項目,阻燃、耐火軟電纜華南生產基地建設項目。 六、經營理念的變化 過去在行業市場競爭不充分的時候,行業企業主要做的是生產,只有有東西生產出來,幾乎都可以賣出去,銷售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而如今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在,這種只抓生產的經營理念會讓企業經營陷入困境,行業企業在經營的時候也要注重服務、質量,以及技術的附加值。 七、推進行業技術升級 行業普通線纜市場的低利潤,飽和狀態,倒逼企業調整產品方向,而中國電線電纜的技術現狀:國內行業技術競爭力仍不強,國外企業仍掌握著行業的頂尖級技術。企業為了生存,引進國外技術,設備以及管理方式的意愿便更加強烈。倒逼行業放棄過去淘汰的產能、技術,引進新的技術設備,無形中,推進著整個行業轉型升級。 |